高飛揚傳播2024年1月家書

親愛的「高飛揚」同路人、代禱勇士:

祝你新年蒙福,身心靈健壯。

元旦收到上海傳來一張教會領袖跪下的相片-交通祈禱會,同心策劃新一年的事工,實踐大使命。他們的信心和勤奮激勵我們,新一年要認真思考前面的路,如何實踐使命?

「使命必達」的廣告口號,許多人琅琅上口。在某快遞公司的電視廣告中,救護車司機看到前方車陣擠塞,為了救人,趕忙直接將病人抱起徒步前往醫院,深怕耽誤醫治的寶貴時間。快遞公司因為大力網羅對工作充滿使命感的人才,標榜能夠提供及時可靠的快遞服務。快遞公司有一個很特別的「紫色承諾」,意思是不論付出任何代價,也要確保客戶對公司的服務稱心滿意。為了做到紫色承諾:「使命必達」,不管碰到什麼麻煩,該快遞的員工都願意多做一些、克服困難,以如期達成客戶交付的責任。公司以簡潔口號「使命必達」提醒所有員工,在物流過程中承擔的責任與使命,該公司已連續十八年被國際財經雜誌選為「全球最受尊崇公司」二十大之列,這殊榮不是藉著立標語呼口號而完成,也不是單靠金錢激勵,而是喚起同工的使命感。

使命感絕對不只是一個口號而已,而是生命的影響。有使命感的人,自然會湧出一股在所不惜的鬥志,只為了達成目標,迎向挑戰。我們這群屬神的子民,如何看待神給予的使命和目標呢?新的一年我們如何不負所託,使命必達?

我們引用大使命通常是從第18節開始,可能忽略了第16和17節大使命的重要背景:「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他們見了耶穌就拜他,然而還有人疑惑。」大使命的對象是耶穌的門徒,不僅屬於個別的信徒,也同時屬於信徒的群體。門徒「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表示這些門徒是順服的,聽從耶穌的命令往加利利去。「他們見了耶穌就拜他」顯示他們是敬拜的門徒,大使命是在敬拜的背景下頒佈的。「然而還有人疑惑」門徒並不全是堅定的,甚至有些是軟弱的。“疑惑”不等於“懷疑”,“疑惑”是小信,即信心有些動搖及不確定,但“懷疑”是從不信的角度來看待事物。當門徒親眼看見復活的耶穌時,仍然有人疑惑,信心不堅定。即便如此,主耶穌仍然把大使命賜給他們,而不僅僅是給信心堅固的信徒。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注意「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是父神賜給耶穌,耶穌沒有說現在將這權柄給了門徒或教會。換句話說,當基督徒實踐大使命時,必須倚靠主耶穌的權柄。

原來,大使命讓我們信心更堅固、更有力量。一個沒有「使命」的基督徒,生活散漫,不知為何而活,容易受情慾的試探,隨波逐流。環境不斷變遷,時代不斷改變,但神作事的法則不變,歷世歷代,神揀選人完成祂的工作,雖然許多使命似乎超過人所能負荷的,但在人的「不能」中,神賜下祂的能力,使人知道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惟有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

新年之初,我們一起祈禱反省:如何達成使命?完成神所交付給這個時代的「不可能的任務」。對於神所託付的資源,我們如何規劃應用?在這新的一年裡,你有甚麼感動和行動呢?

感恩代禱:

  1. 求神保守行國內教會同工有異象和使命,在艱難中仍奮勇作戰,重建疫情後的教會,策劃配合時代需要的牧養模式。不少牧者都看到小組模式有助深化教導牧養,但是進行小組受不同因素影響。求主賜智慧給牧者,在開展小組前做好預備,如組長的裝備、組員的心態等;並供應適合小組研習和應用實踐的材料,讓組長及組員能在小組中被建立與成長。我們也計劃推出一系列課程,幫助教會的小組事工,求神帶領。
  2. 請繼續為我們「特別群體」的福音事工代禱,因為這是屬靈爭戰!求神加力保守預備信息材料、錄音、後期製作及推動等各項的需要。
  3. 求神賜我們智慧怎樣運用資源、同工及義工恩賜配搭,使用「低加波利小牧人」和「網絡大使」,建立生命。求神感動更多「高飛揚」的同行者,與我們一同推動網絡傳播事工,有關詳情,歡迎來電查詢。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4年1月

 

高飛揚傳播2023年12月家書

親愛的「高飛揚」同路人、代禱勇士,主內平安:

感謝神的保守帶領,我們的團隊在十一月尾為國內教會同工開設培訓課程,主題是「起來建造」,讓同工學習如何重建疫情後的教會,策劃配合時代需要的牧養模式。

經過三年疫情,國內教會都面對困難重重:民工流散、城鄉拆遷、年青人流失、信徒靈命冷淡…同工灰心喪志。這一次我們鼓勵他們禱告尋求異象,幫助他們做策劃、找出路。其中一位在上海服侍的同工,需要照顧九個聚會點,每周四處講道分享。第一天分享代禱時,他說:實在太疲累,擔子太沉重,計劃要退下來,有些同工也默默流淚… 感謝神的憐憫,經過幾天研習、退修、探討、祈禱,幫助他重新找到異象、找到神所託負的責任,知道怎樣去建立同工團隊,互相分擔。最後,眾人重燃信心,看到前景有希望和出路,並且為教會尋找異象和方向,看到各人的分享匯報,大家坦誠交流,心裡充滿感恩。願聖靈感動教會,全體奮起來建造。回看內地教會所走過的路,以及內地事工在不同年代與處境中的變化,在主恩帶領下,即或是身處在艱難的宗教環境,也能在窄縫中看到新的機遇。

打開舊約尼希米記,不僅看到了一個領袖的生命和工作,也看到了神在一個領袖身上的帶領與塑造。原來神兒女的一生,都是為承擔一個永恆的託付而預備。在宮中的尼希米,聽到「那些被擄歸回剩下的人在猶大省遭大難,受凌辱;並且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他不只是難過一下,然後繼續過著宮中舒適生活,他是感到深切的悲傷–就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禱。這些禱告長達四個月,甚至連王都看到他的愁容,透露出他掛念神國的事!尼希米決心承擔使命,求王差遣他回祖國重新建造。

尼希米回鄉之後,視察了聖城荒涼實況後,對百姓說:「我們所遭的難,耶路撒冷怎樣荒涼,城門被火焚燒,你們都看見了。來吧,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免得再受凌辱!」(尼2:17)。從尼西米在神面前禁食祈禱,等到百姓一起說:「我們起來建造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神施恩的手一直幫助他!尼希米蒙召重建耶路撒冷城牆,不斷有仇敵的騷擾,但最終以52天修築完成!為什麼他可以完成如此艱鉅的工程?關鍵在於:百姓、祭司、貴冑、官長,在尼希米的見證與激勵下,同心說:「我們起來建造吧!」

尼希米與百姓能夠成功修建耶路撒冷城牆,關鍵在於他們有異象、又同心,而建造教會也是如此!怎樣使教會復興?努力作工,努力事奉,但依然沒有甚麼效果,教會仍是荒涼?復興要怎樣開始?復興要從熱心關切開始:當尼希米聽到耶路撒冷的光景,城牆被拆毀,同胞受苦,他就坐下哭泣,悲哀幾日,禁食祈禱,向神認罪。甚至為同胞放下高位,投身重建城牆。尼希米熱切關心同胞,藉禱告求神復興國家,神就給他成就。

今天要復興,就要有關切愛教會的心,尋求神的旨意,順服聖靈引導。教會復興需要人人參與,沒有人能置之度外,都要有行動,不能作旁觀者。人人要承擔分工,熱心為主,關心教會,願意為成就神的工作而努力,不要只看別人,不要觀望,不要沉默。我們在神的面前蒙恩,就可以被差遣出去事奉。

尼希米愛自己同胞,不是一時激動,亦不是一時感動。他是有所計劃,有所行動,堅持去做,重建城牆。他不看自己的能力,亦不靠個人的勇氣和信心,他堅定相信神的掌管,才能帶領百姓面對困難。

弟兄姊妹。讓我們效法尼希米,帶著使命感積極的起來採取行動,讓我們一起回應:來吧!我們起來建造吧。

 

感恩代禱:

  1. 求神保守行國內教會同工有異象和使命,在艱難中仍奮勇作戰。讓我們同心「起來建造」,重建疫情後的教會,策劃配合時代需要的牧養模式。雖然內地教會已經恢復實體崇拜和關懷探訪,但有不少牧者分享,三年疫情中斷了信徒的栽培,網上的交流也較沒溫度,信徒缺乏信心去事奉,也漸漸少了對教會的歸屬感,求聖靈親自工作。
  2. 求神賜我們智慧怎樣運用資源、同工及義工恩賜配搭,使用「低加波利小牧人」和「網絡大使」,建立生命。求神感動更多「高飛揚」的同行者,與我們一同推動網絡傳播事工,有關詳情,歡迎來電查詢。
  3. 求神帶領各地教會的復興,重新尋找異象和使命,關心未得救的靈魂,願意回應教會的需要。求主幫助「高飛揚」,能夠成為教會和信徒的合作夥伴,同心合意實踐大使命。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3年12月

 

高飛揚傳播2023年11月家書

親愛的「高飛揚」禱伴及支持者,主內平安:

十月的最後周末,我享受了一場精彩的中樂演奏會–慶祝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面世65周年,樂團邀請到年屆九十高齡的原創者何占豪老師來港,親自上陣指揮,中樂團配以高胡演奏此首膾炙人口的協奏曲。之前常聽小提琴、鋼琴、二胡演奏此曲,首次聽高胡,另有一番興味。一支《梁山伯與祝英台》協奏曲傳頌了65年,即使配以不同的樂器,仍然感人至深,繞樑三日。

我們所傳的是永恒不變的真理,是最寶貴的福音,也可以用不同的模式去演繹,不同的載體去傳播,配合不同的需要,也帶來不同的效果。

驀然回首,「高飛揚傳播」(宣道廣播) 於1978年成立至今45年了。翻看10年前的資訊,真是歲月如歌…

1978年,一群美國的宣教士,領受了向中國大陸傳福音的使命,他們善用廣播媒體,透過「宣道西差會」在香港設立「宣道廣播中心」,製作福音栽培訓練的節目,藉著大氣電波,在空中傳播信息,超越時間空間地域的限制。多年來,因為種種環境困難、信仰自由被剝奪,中國弟兄姊妹就是靠著收聽「福音廣播」來滿足他們靈裡的飢渴與需要。當我們聽見信徒的感恩和分享,見證着「收聽福音廣播」是他們信主和靈命成長的關鍵,令人深受感動。對於那些生活在偏遠貧乏的地區裡,或是肢體殘障,行動不便的朋友,收聽「福音廣播」更是他們唯一得著神話語的機會。在資源有限的情况下,福音廣播節目發揮了空中教會和神學院的角色,神的作為何等奇妙。

「宣道廣播」雖然只是一個製作中心,我們願意善用神建立的錄音室和團隊,運用多媒體資源去跟進、牧養聽眾朋友,透過網路廣播的新事工,在網路的大海中得人如得魚。到了網絡新世代,「宣道廣播」不單藉短波播放節目,也可以下載節目到不同載體,利用CD、USB、SD咭、播讀機把節目有效的傳播出去。再次證明神的創意是無限的,福音的傳播並不限於現有的模式。

宣道西差會1978年設立「宣道廣播中心」,藉福音廣播向國內同胞傳揚福音,栽培信徒。蒙父神厚恩帶領,多年來見證許多生命成長。進入網絡媒體新世代,宣道西差會完成歷史任務,在神的帶領下,「宣道廣播」於2017年7月1日正式易名為「高飛揚傳播」,我們的異象是:「網、路」定向–善用媒體、傳揚福音、真理培育。

感謝神,使用我們這器皿,作為向普天下傳福音的流通管子。雖然「高飛揚傳播」只是一個製作中心,只有一個錄音室、幾位同工和義工,但多年來默默耕耘,也累積了許多心血結晶,我們將會重整「瓦器藏珍寶」事工,善用各樣差傳牧養工具。經歴幾年疫情,網絡事工突飛猛進,各教會、機構、群體善用網絡媒體、智能手機等,可以直接收聽、重播、轉播節目,又可以連結、接觸世界各地的聽眾群,傳播福音信息,建立生命。

回頭望45年的恩典,向前看繼續為主奔跑。請為我們的異象和使命代禱,求神加力,並賜下夠用的恩典。檢視此刻的事工環境,只見新的挑戰不斷湧現,戰火延綿、經濟政治變幻莫測。「號筒吹響、高飛聲揚」,十年過去了,這個末世號筒吹得更響,求神帶領我們為真理揚聲,飛得更高。

感謝您一直以愛心的奉獻和祈禱支持這福音事工。讓我們彼此配搭,更願神親自報答你的擺上,把福音的果子記在你永恆的帳上!

感恩代禱:

  1. 十一月下旬我們團隊將會有國內探訪、教會服侍、及同工培訓課程,求神保守行程順利並賜異象,讓我們知道如何走下一里路。今次培訓課程的主題是「起來建造」,讓新一代的同工學習如何重建疫情後的教會,策劃配合時代需要的牧養模式,求神賜智和信心。
  2. 「福音英文班」將於下周完成level 2的課程。隨即開辦查經班:讀創世記學英文,暫時有幾位媽媽有興趣參加,她們都是有尋求信仰的心,求聖靈親自工作。
  3. 求神賜我們智慧怎樣運用資源、同工及義工恩賜配搭,使用「低加波利小牧人」和「網絡大使」,建立生命。求神感動更多「高飛揚」的同行者,與我們一同推動網絡傳播事工,有關詳情,歡迎來電查詢。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3年11月

 

高飛揚傳播2023年10月家書

親愛的「高飛揚」同路人、代禱勇士,主內平安:

上期家書分享了「東莞C鎮的教會散了!」的消息後,得到一些關心回應,讓我再次反思:沒有牧人,羊被分散,教會關了,信徒都流失了。對於這些困苦流離、「沒有牧人的羊」,你有甚麼感受呢?

參看馬可福音六章34-38節,當時的門徒看見–「這是野地、天已經睌了…」,這正是許多人的眼光,因為只向低看,向負面看,只能夠建議主耶穌叫眾人散開。主耶穌竟然吩咐“你們給他們吃吧”!請留意“你們”二字,你們表示每個信徒都有責任,是神託付給信徒的「使命」。然後是“給”–給的意思是拿出來,把手伸出來,從袋裏掏出來,從大門走出來。出來給“他們”–他們表示許多人,是沒有牧人的羊…。教會裏有許多失落的肢體,社區裏有許多迷羊,遠方還有許多未聽聞福音的人,你為他們做了甚麽?

門徒回應說:「我們可以去買20兩銀子的餅給他們吃麽?」意思是:我們那來這麼多錢去買餅?這是人的眼光,人的想法。不可能!沒有!去哪裏找?外在的需要是如此巨大,財務已經幫我們算出一個天大的數字啦!但耶穌的回應簡單而明確:「你們有多少餅?可以去看看…」和上一句「你們給他們吃吧!」互相呼應。

當我們領受了“給他們吃吧”這個使命,不要被「二十兩銀子」的盤算難倒了。為主做大事,其實是從找到我們身邊的「餅」開始。因應再大的需要,主並沒有給予過重的擔子。而是請門徒「盤點」他們的餅,那是一定會有,而且做得到的。請留意主的話:你們“有多少餅”?不是有和無,是“有多少”,然後是“去看看”。人若肯去看看,才會發現本身的潛能,不但有餅、還有魚呀!餅,雖只有五個,魚,也只有兩條,似乎微不足道,但奉到主手中,讓祂來祝謝,帶來千萬倍的價值轉換,大家不但吃飽,而且有餘。

讓我們學習盤點人生中所擁有各樣的「餅和魚」,不輕看所擁有的,並獻上求主來祝福使用,將會有巨大的效果,十倍、百倍甚至千倍。

感恩、代禱

  1. 求主開我們的眼目,看見需要而甘心擺上,被主祝福後,能有效服事人。求主幫助我們學習「盤點人生」有多少餅(一切所擁有的時間、才幹、智慧)。求神感動更多「高飛揚」的同行者,與我們一同推動網絡傳播事工,有關詳情,歡迎來電2368 2606查詢。
  2. 感謝神賜我們社區服侍的機會:十月份會在某間教會舉辦新來港婦女的生命成長課程;另外「福音英文班」將於11月初完成第二階段課程。求神保守學員的心志,又賜力量給我們同工團隊,透過這些服侍,與學員建立美好的關係,將福音帶給她們。
  3. 夥伴團隊中有牧師夫婦趁著十一黃金週前往上海、安徽,探訪那些與我們有聯繫的教會,並分發「低加坡利小牧人」愛心基金予他們。求神帶領祝福行程,並讓國內教會藉著這些「餅和魚」能夠建立更多生命。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3年10月

高飛揚傳播2023年9月家書

親愛的「高飛揚」同路人、代禱勇士:

願你平安!無論是狂風暴雨,或是風和日麗,都經歴主的同在。

記得在七、八年前,「宣道廣播」的年代,我們成立了一個「低加波利」小組,招聚了一群關心國內福音工作的弟兄姊妹,每月恆常聚會,分享代禱。其中一位組員特別對她的家鄉東莞C鎮很有負擔,我們一呼百諾,跟隨她回去探訪服侍。那間位於東莞C鎮的教會,最初是由一位姊妹聽福音廣播信主,跟著帶領家人認識耶穌,透過福音廣播生命得栽培,但因為村裡沒有教會,他們先在家裏開始聚會。姊妹將福音廣播領受的信息記錄下來,在聚會中分享。後來信主的人數增加,就搬到附近的地方開設聚會點,輾轉十年後,成為一間超過100人的教會,更有幾位專職事奉的信徒領袖。

當時,「低加波利」小組的姊妹更願意奉獻自己在C鎮的房子做福音事工,組員滿有異象,熱切期待在那裏開始一些服務,作為福音的據點,在那個房子一起同心祈禱。但是,後來「宣道廣播」經歴轉變,成為「高飛揚傳播」,因辦公室限制,「低加波利」小組完結了,再加上三年疫情,C鎮的福音事工計劃也擱置了。

最近聽到傳來消息:東莞C鎮的教會散了!信徒都流失了。因為帶領該教會的同工捲款貪污,以致教會關門。沒有牧人、羊被分散,教會倒了、弟兄姊妹就留失了。當初「低加波利」姊妹奉獻出來的房子,又被她的親戚霸佔了,無法繼續使用。姊妹心痛在那裡有二萬個人未得救的靈魂,心中悲憤交集,萬分焦急,很想我們回去做一點事。

記得那次我們一行十人探訪C鎮教會,來了近百人聚會,我分享聖經信息,然後再分組交通、探訪。雖然多是一些農村婦孺,都是信心單純,渴望認識主……我腦海中浮現出那一幕幕情境,一張張嗷嗷待哺的臉,心中有著難以言口喻的哀痛。

馬可福音六34-38: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天已經晚了,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天已經晚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去,自己買甚麼吃。耶穌回答說:你們給他們吃罷。…(後來主耶穌施行了五餅二魚的神蹟)

那時,耶穌正在曠野歇一歇,但是當人群從各方各處、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跑到耶穌那裡,耶穌就「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真正的「憐憫」並非在於滿足身體上的需要,更在於心靈裡得著真理的教導,只有這樣才能解決這些「沒有牧人的羊」的真正需要。天晚了,門徒讓耶穌「請叫眾人散開,叫自己買甚麼吃。」耶穌卻說:「你們給他們吃吧」。

對於這些「沒有牧人的羊」,你有甚麼感受呢?如果耶穌吩咐「你給他們吃吧」。你怎樣回應呢?呼求吧,情詞迫切的呼求神,求祂打發工人出去收割莊稼。求神興起時代的工人,牧養困苦流離的靈魂。

感恩、代禱

  1. 請為國內教會的牧養教導需要切切代禱。面對各樣需要,我們同工團隊努力裝備、隨時候命。求神為我們開通達的道路,並且善用網絡媒體和資源,提供適切的關顧和牧養。
  2. 靈修節目「一起經過」開始新系列,研讀「約翰福音」,求神帶領,賜智慧和信心給製作團隊。每逢周三上午,國內一個婦女查經小組使用這套材料,有美好的領受,求神大大使用。
  3. 今年九月開始,內地宗教條例再度收緊。求神賜我們智慧怎樣運用資源、同工及義工恩賜配搭,使用「低加波利小牧人」和「網絡大使」,建立生命。求神感動更多「高飛揚」的同行者,與我們一同推動網絡傳播事工,有關詳情,歡迎來電查詢。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