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份家書

親愛的「高飛揚」同路人、代禱勇士,主內平安:

最近香港新冠疫情又再升溫,大家要小心防疫,特別求神保守各人身體健康。

上個月各大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有關「賣豬仔」的新聞:東南亞騙案猖獗,多名港人被誘騙「賣豬仔」到當地。保安局表示,由今年1月截至9月1日,香港的執法部門共收到43名港人的求助個案,其中31名港人已確認安全,24名已回港;至於其餘12人,根據最新資料,他們身處緬甸、柬埔寨,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當中有回港人士透露,如業積不理想或拒絕聽從指示,會被毆打及虐待等。

我們從媒體得知「賣豬仔」事件在台灣更加嚴峻。有台灣義工隊經多番努力,最終由警方將數以百計被困「園區」的受害人救出。據曾在該園區內工作的人報料,整個園區估計至少有兩萬人,裡面充斥着各種犯罪和血腥的網路詐騙。但是又揭開故事另一面:有民眾批評那些被救回來的年輕人,多數早就知道自己要去從事詐騙,甚至還欺騙朋友同去。報道稱,台灣民眾知識水凖不低,不大可能會有這麼多人都是被欺騙拐賣。因此真正前往的多是詐騙圈內的人,是他們「自己選擇」為了賺快錢而參予詐騙集團工作。甚至有些青少年認為在園區中包吃包住,達標後還有獎金,何樂而不為。據說許多加入詐騙圈內的青少年,都是一直在貧窮線下掙扎,多是低薪非正職勞動,有些家裏本來就有經濟問題,靠正常工作無法脫貧,因此只能選擇鋌而走險去做詐騙罪犯。

聽到這些信息,教人心中既悲憤又難過。我們為到被騙拐賣的朋友祈禱,求神保守他們的平安,早日與家人團聚!也為到選擇走上歪路的年青人祈禱,求聖靈光照!今天好些人長久活在惡勢力的文化下,很容易誇大了惡的力量,輕忽了人自主的力量和責任,慢慢地積非成是,以惡代善。漸漸向惡勢力下拜,以求生存認命,說:沒辦法!我沒得選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現實就是如此殘酷不仁,就算你想選擇做好,你也沒法改變現實。我有什麼選擇?怪不得我,沒辦法!

不!你是有選擇的能力,你的選擇很重要,我們相信神的人,新的生命是有能力改變,你可以選擇神,也可以選擇善!詩篇第一篇1-3節: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第一節有三個不:不從、不站、不坐。不要聽從惡人給你的建議,不要效法他們的行事為人,不要跟他們聚在一起,也就是不要與他們同流合污。這三個動詞:行、站、坐,重點是:不要跟這幫作惡的人狼狽為奸,一起去做壞事。

這三句短語顯示惡人遠離神的三個層面,實際上是三個程度的背離,這些人已成党成派,與敬畏神的人為敵。必須與他們割蓆,因為這種人的言行是有傳染性的,若不與他們保持距離,就會受其牽累。

怎樣才有能力作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喜愛」和「思想」神的話。喜愛可以翻為「渴望,追求,珍貴」,是一種內心躍動的反應。喜歡神的話,不只是同意它,更是要被它充滿。思想神的話是從頭到心的過程,讓神的話塑造你的生命,決定你如何生活,這包括你思想、態度、與行為。於是「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

「按時候」結果子真的很有意思啊!人生經歴不同的季節,所結的果子就有所不同。如果我們喜愛神的話,並在神的話上受教,在苦難的時候就會結出忍耐的果子,在試煉的時候就會結出信心的果子,在興盛的時候就會結出聖潔喜樂的果子。結果子是蒙福的人的基本品質,而且是按時候結果子。

但願我們都懂得抉擇,作一個有為的人!

 

感恩、代禱

  1. 請為董事、同工、義工及網絡大使的身心靈祈禱,求神堅定我們的心志和能力,各人謹守崗位,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
  2. 謝謝你的代禱,神特別為「蒙恩弟兄」開拓一條事奉的路,引導他完成「經絡同行」之後,可以嘗試參予「特別群體」的福音工作,現正籌備中,求神保守帶領弟兄各方面的需要,讓弟兄憑信踏上,並得到適切的支援。
  3. 為國內教會代禱:中秋節當日,上海某社區教會舉行聯合同工退修會,共有20多位同工參的予,由早上九時至下午4時。我負責下午聚會,透過網絡和他們探討「疫情下的危機和轉機」,感謝神保守看顧,順利完成,有美好的分享,並且立刻已經安排了1/10的第二次聚會。因疫情影響,很多教會遇到重重困難,信徒靈命軟弱。教會同工心力交瘁,甚至灰心後退,請切切為國內教會同工代禱。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2年9月

2022年8月份家書

親愛的「高飛揚」同路人、代禱勇士,主內平安:

剛過去的七月平均氣溫30.3度,是香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月份,並打破多項紀錄。整個七月有21日屬酷熱及25個熱夜,當中7月24日錄得最高氣溫達36.1度,是歷來七月最高。但這麼酷熱的日子,香港的學生仍然未放暑假,在疫情下,戴著口罩上課,實在苦不堪言!

每年八月香港教會都有一件盛事,就「港九培靈研經會」。這是一個不分宗派的華人基督教聚會,每年8月1-10日舉行早、午、晚三堂聚會,透過深入宣講聖經,培育信徒靈命,為教會帶來合一和復興。首屆培靈會於1927年7月在廣州舉行,翌年8月伸延至香港。自1972年至今,培靈會每年借用九龍城浸信會作為主聚會場地。2003年起,透過轉播技術,在港九和新界設立多個轉播點,讓更多信徒可在主場以外同步聚會,參加人次增至每年約20萬。自2020年起,更透過社交媒體提供網上同步聚會直播,使海內外信徒能夠一同參與,總共有超過80多處轉播點同步直播或轉播,使各地華人信徒得造就復興。今年因為疫情原故,不設現場聚會,只透過社交媒體提供網上直播。但願更多信徒享受這屬靈盛宴。

「培靈」就是「培養信徒靈性」,而培靈必須通過研讀聖經才可達成。因此,培靈研經會透過不同形式的研經講道去建立信徒。感謝神,也使用「高飛揚」的研讀聖經節目,分享神的話語。其中「經絡同行」的統籌及播音員「蒙恩」弟兄,有以下分享:

自從2019年到如今有三年的時間了,經絡同行製作亦將會在今年12月尾完結。

蒙恩這個名字,是我其中一位師傅為我改的。回頭看這三年的時間,確實蒙福。我本不是播音員出身,只是在塵世打滾的一名信徒。我從2005年開始認識宣道廣播(現在改名為「高飛揚傳播」),成為了長期支持者,其後受邀做義務播音員。其實我主要的訓練來自教會崇拜讀經員的訓練系統,我在宣道會成長,負責聖樂崇拜的傳道人非常注重讀經員的質素,要求每一位上台之前,一定要參與預習,接受讀經訓練,而這位傳道人在崇拜中採用三代經課系統,在此非常感謝黎本正傳道多年的教導。大約在11年前受邀請參與錄製和合本修訂版的粵語版聖經。我主要受的訓練就是來自讀聖經,其後資深廣播員陳雅芳和梁sir指導之下製作經絡同行。

2018年,看見大國在宗教政策上又再進一步收緊,擔心以後出版的聖經會被竄改,上主感動我去製作以三代經課為藍本的節目。我記得第一次感受到上主的呼召,我並沒有回應,但是過了兩三個月之後,再次聽到主的呼召,於是我積極尋求如何回應。當中經歷了一些挫敗,但是也看見神給我開了一條通達的道路。再次感謝「高飛揚傳播」總幹事的接納和包容,於是開展了同行,期間也參與其他節目的製作。

製作「經絡同行」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幫助在受壓迫的華人基督徒–他們或許不容易接觸聖經,在網上找資訊也受限制。我將崇拜使用的經課製成一套三年可循環再用的節目,這系統最大優點是每星期都有四段來自舊約、詩篇、新約書信和福音書的經文,三年下來大約可以讀了七分之一的聖經。今年三月份大國在宗教政策上一次收緊,這令我思想:為什麼神不早兩三年呼召我呢?如果早兩三年完成的話,今天已經可以整套使用了。

事實上,這三年的「經絡同行」,遇上了新冠疫情,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製作新節目。神安排的時間不會早也不會遲,就是剛剛好。所以我在思索,或許這個製作不光是為大國的基督徒,更是為全地的華人製作。這兩年發生的事情,讓我看見未來三五年世界局勢變化會超乎想像的大,但這也是最需要福音的時候。求神在往後繼續使用經絡同行,特別是在逼迫來臨的時候。

請各位同路人為我的前路禱告,求上主的帶領我前面服侍的崗位。經過這三年的時間,我發現自己蠻適合製作福音廣播節目。至於實際景況如何,我深信全能的上主必定為我開一條又新又活的路。

感恩、代禱

  1. 求神保守帶領蒙恩弟兄的前路,引導他「經絡同行」之後的事奉方向。求神保守帶領他

家庭的需要,讓弟兄憑信倚靠神的安排。

  1. 為董事、同工、義工及網絡大使的身心靈祈禱,求神堅定我們的心志和能力。同工都需要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標。求主為我們開拓合適的播放空間、平台,盼望可以將真理信息傳遞給出去,牧養更多靈命。
  2. 為香港教會和信徒的屬靈胃口祈禱,有渴慕的心,尤其在困難和考驗當中,更需要抓住從神而來的應許,得著祂的話語作為生活的力量和方向。
  3. 為國內教會代禱:因為疫情影響,很多教會無法實體聚會,又難以用網絡通訊平台牧養,信徒靈命軟弱。認識好些教會同工都心力交瘁,甚至灰心後退,請切切為國內教會同工代禱。上月提及患上情緒病的范姊妹,感恩已經出院回家休息,請為她的康復之路祈禱。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2年8月

2022年7月份家書

親愛的「高飛揚」同路人、代禱勇士,主內平安:

香港因為第五波疫情,影響各行各業,政府於今年五月推出新一輪「保就業」計劃。今次計劃為撐企業、保就業、提振信心,期望香港經濟在疫情退卻後迅速重拾升軌。2020年首輪保就業計劃是「及時雨」,本會於當時正面對「轉型」,受惠於「保就業」基金,得以順利搬遷,喘一口氣。今年最新一輪「保就業」也剛好補足了我們五、六月的赤字。

財政司司長指香港在第五波疫情下受巨大衝擊,經濟增長無可避免要下調,即使疫情逐漸緩和,但形勢不容樂觀。兩年多的疫情確實影響經濟民生,打破了許多打工仔的「飯碗」,即使保住「飯碗」也可能要節衣縮食。基督徒當然也不能倖免,教會、福音機構也可能會減薪裁員,同樣會擔心「飯碗」問題,信心需要受到考驗。

「保就業」是世俗嗎?聖經從不輕看飲食的問題,也不忽略生活細節,舊約出埃及記24章記載以色列長老與神坐席,是又吃又喝的;施洗約翰剛出來傳道,聖經就介紹他的飲食:他吃的是蝗蟲、野蜜;耶穌也會參加宴會,甚至跟稅吏和罪人一起吃飯。箴言有一段簡單的禱文:「求祢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箴卅8)真正要祈求的是甚麼?第九節補充的解釋:「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許多時候,為求富足,不要貧窮,我們會虛謊,所以在此真正祈求的是:不要因富足、貧窮的問題而被魔鬼轄制,求賜日用飲食,可作為不窮不富的總結。

弟兄姊妹,我們只求日用飲食,也不要為衣食憂慮,神既看顧麻雀、野地的草和百合花,難道我們不比這些貴重得多嗎?這實是個信心的功課,當我們似要面臨貧窮的時候,聖經更要我們學信心的功課。其實,我們並非真正的貧窮,乃是不能維持過往的生活水準而已。神容讓我們面臨失業的困境,祂有甚麼旨意,究竟在失業期中,應當如何求神的國和祂的義?如果神真感動你去作義工、去傳福音、事奉神,難道會因此而挨餓嗎?神從未保證我們的生活水準,但必賜給我們日用飲食。正在面對經濟危機的弟兄姊妹,記著,神知道你的景況,你可以到祂面前求。不要因貧窮而褻瀆神之名,也不要小信,把握這機會為主作見證。

感謝主,讓我們在現今經濟低迷的情況裡可以看清自己。「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耶穌這應許非常實在,祂教我們禱告要先求神的國,然後,無論我們吃甚麼、穿甚麼、喝甚麼,都要加給我們。許多時候,我們到主面前所惦記都是自己的事,但要明白心中惦掛的事,在未祈求以先,神早已知道,祂是天父,樂意把好東西賜給祂的兒女。因此,我們坦然的到主面前祈求,願神的名在我們的生命中被尊為聖,願天國降臨在我們生命中,願神旨成就在我們生命中。

感恩、代禱

  • 感謝神賜我們日用的飲食,求神保守看顧我們的信心,經過試驗更如精金。並引導我們調整腳步:迎向新的社會環境,廣播事工需要調整運作模式,迎難而上。願我們倚靠神的恩典,留心察看祂的作為,遵行主的託付!
  • 求神保守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應用程式、網絡媒體的服侍,按時分糧。更多推動鄰近地區的網絡平台分享信息,求神使用,並賜同工格外的精力和心力。
  • 為國內教會代禱:

這兩年多的疫情影響國內很多教會無法實體聚會,即使採用網絡通訊平台聚會也困難重重,直接影響福音和牧養關顧工作。認識好些教會同工都心力交瘁,也有灰心後退,請切切為國內教會信徒領袖代禱。

我們認識一位農村教會的范姊妹,十多年來與丈夫忠心在教會服侍。最近她患上嚴重的情緒病,已經住院一個月多,我們的「小牧人計劃」給予支援和關顧。請切切為國內教會同工的需要代禱,他們資源貧乏,牧養工作艱難,既要處理教會信徒大大小小的問題,也要兼顧務農的工作,維持生計,身心疲累,求主看顧保守!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2年7月

2022年6月份家書

親愛的「高飛揚」同路人、代禱勇士,主內平安:

在天國的事工裡,傳講神的道是至為重要的,保羅跟提摩太說:「你要專心宣讀聖經、勸勉和教導,直等到我來。」(提前四13、新漢語譯本)可是,今天很多基督教事工卻以大型的娛樂節目、噱頭、名人效應,以及只求刺激感官的活動為前提。但是,真正的聖經教師只會專注於教導神的話,教會的事工也應該以神的話語為重中之重!

專心」按原文的含意:這是一個「航海用語」,指船隻朝一個方向航行,意思就是「特定航道」。提摩太要持定甚麼航道呢?不是娛樂或迎合人的需要,他的航道就是單單以神的話為念。

保羅寫給提多的信中,亦用上同一個詞:「不要專注於猶太人的無稽傳說,和背棄真理之人的規條」(多一14、新漢語譯本)。所謂「猶太人的無稽傳說」,乃是結合了聖經以外的猶太傳統習俗和異教的神話;「人的規條」就是指人為的教導。保羅告訴提多,不要按這等事情去設定事奉的方向,乃要按着神的話前行。(註)

這些話對於今天教會或福音機構如何制定事工策略有甚麼提醒呢?對,最首要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宣讀和教導神的話語,讓神的話充滿我們、帶領我們—這是我們應走的「特定航道」,同時不要被其他的學說課題影響我們當走的路。

高飛揚同工小組曾經探索未來的節目方向—會否用一些新的模式去吸引某些聽眾群,也想尋求新的網絡平台,但因為我們的資源實在有限,只能夠專心去做好最重要的事。另一方面,我們並非想討好某些群眾、增加點擊率,而是按照神的旨意,踏踏實實的、專心幫助信徒認識神的話語、建立靈命成長。

「經絡同行」節目按照教會的年曆節期,以三代經課為本,為信徒預備靈程成長之路。這節目已經踏入第三年,半年後將會完成三代經課的整個循環,我們正在思考這個節目怎樣繼續下去呢?「一起經過」也完成了「默想馬太福音」,現在是詩篇23篇的「疫境見真情」,然後將會細讀「約翰福音」。我們都是這樣一步一步的去專心查考、分享神的話語。

請為我們祈禱,要探索明年的事奉策略和方向,經絡同行完成三年的經課之後,下一步又如何呢?請為這個節目的統籌和主持人「蒙恩」弟兄祈禱,求神引導他,繼續用甚麼方式去研讀神的話語?我們又怎樣去面對時代的需要,以聖經真理作反省和回應。這些都是需要聖靈的引導和感動,讓我們專心地以傳講和教導神的話為念,直等主來。

註:有關資料參考自「默想新約希臘文365」 p.158.韋德信、漢語聖經協會

領受和代禱 

我最近的國內牧養事奉中,發現原來即使已經事奉多年的教會領袖,仍然不知道何謂靈修,他們的聖經基礎非常薄弱,很容易被迷惑誤導,我感到既心痛又心酸。還記得在今年受苦節早上,我傳送了一些節期信息和經文給一位教會同工,她竟然說忘記了今年的受苦節和復活節,我為此感到訝異,她回應說:你們香港的基督徒真是專業啊!我立刻反駁:信仰怎會分專業或業餘呢?況且你是在教會專心事奉的僕人呀?豈能忘記這個最重要的教會節期呢?但當我靜下來,才想到他們的節假日跟我們香港或是海外實在不一樣呀,倘若不是有公眾假期,也許香港基督徒也未必記得受苦節呢。我為國內教會同工既心痛又難過,多麼希望可以供應他們更多靈糧,陪伴他們走事奉的路。

★求神為我們開通達的道路,能夠適切牧養培訓國內教會的信徒領袖。

最近,有一位高飛揚同路人告訴我,看見我們節目的點擊率不高,跟其他YouTuber或頻道相比,實在天淵之別,她為我們努力所花的心血感到難受,恐怕我們會灰心,又擔心我們經濟壓力,她表示自己奉獻能力不多,但一直為我們切切代禱。她的支持和鼓勵成為我們的動力,我們相信,只要專心做好神所託負的使命,不在乎短期的果效。況且我們所作的,並不是一次半次的節目,也可以將這些信息不斷的上載、傳播。

★求主加添們信心能力,按神的方法、作神的事工、祂必定供應

五月尾,我們展開了一個新的事工,與另外的福音機構和教會合作,藉著「教英文、講聖經」,對象是國內新移民家長,在疫情下竟然有22位學員。感謝神讓我們藉著這個模式教導聖經、分享生命見證,求神帶領這個課程,第一個階段有半年的時間,盼望可以有第二、第三階段的課程。

★求神保守看顧這個接觸福音對象的機會,這也是開拓我們一個嶄新的事奉領域,把握機會傳講神的道!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2年6月

2022年5月份家書

親愛的「高飛揚」同路人、代禱勇士,主內平安:

近日疫情放緩,政府按原定時間表,逐步放寬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及恢復晚市堂食,加上政府推出「消費券」,市面的「」氣氛濃烈,飲食業磨拳擦掌吸客,酒店的自助餐訂座早已爆滿,要排隊進場;百貨商場的人潮絡繹不絕;娛樂場所、離島郊區也水洩不通….疫情下令港人無法外出旅遊,在只能留港消費的情況下,不少人更表示要進行「報復式消費」,將原本的旅行預算花於本地購物上。

「報復式消費」是因新冠疫情而誕生的詞彙。消費者因長期隔離而被壓抑,因此在解封後會放肆一番,花大錢來抒發壓力。近年來,消費文化也影響了基督徒的思維,信徒選擇教會時如選購(Church shopping)–信徒習慣了市場的消費模式,將建立屬靈等同消費活動,運用消費者心理來揀選教會,著重「服務」是否體貼,配套是否充足,牧師講道是否具娛樂性….視自己如消費者。香港是以消費主義為先,鋪天蓋地的廣告侵蝕我們的思想:要「跟上潮流」,「追求享受」。把焦點放在物質之後,我們變得自我中心,忽視了群體的生活,漸漸會認為供養我們恩典的不是上帝,而是產品。當教會將「禾場市場化」,以市場式推銷吸納人數、企業式管理去追求「業績」,以致信徒持「消費者」身分,將教會視為「服務供應商」求自我滿足,甚至阻礙教會發揮應有的存在價值。

 

信徒的消費主義更加影響「福音機構」的價值。因為當信徒將某些福音事工看作為一個「市場」,以成效收益為本。倘若只為了迎合消費主義的信徒,漸漸就會改變了本來的異象。我們做福音廣播製作福音節目信息,透過大氣電波、網絡平台播放出去,並沒有一些具體的產品、活動事工、沒有上架貨品,亦都無法統計人數、沒有盈利收益。曾經有人查問福音廣播點擊率,訓練了幾多信徒領袖?生命有什麼改變?有多少成長?我們實在難以表列,生命成長也難以計算。我們沒有花錢去做推廣宣傳、爭取點擊數據,只是憑信心將福音信息傳出去。如果從消費主義的角度來看,我們所做的不但是免費、可能是白費、甚至是枉費。但到如今,我們仍然從神領受異象,默默守著這個福音據點。

曾經有機會接觸國內教會的同工和信徒領袖,知道他們的生命成長與福音廣播息息相關,藉此分享父神所賜的果子:

  • 廣東英德.范姊妹:我是個農民,白天在地裏幹活的時候,邊幹活邊聽福音電台,時間很充實,生命也得著靈糧話語的餵養,真好!
  • 湖南.劉姊妹:我初信主的頭幾年遇到很多苦難,軟弱時真的想離開神。突然想起以前聽福音電台的信息,於是拿來再聽,立刻得到很多提醒、教導和鼓勵,使我信心又增長了,在信主15年裏,是借你們才走到今天。
  • 上海.孫姊妹:我認識一位老弟兄,生活一直很不如意,老伴又生重病,有一天連兒子也出事了,老弟兄覺得熬不下去了,在這無助的時候聽了福音電台的信息,覺得很有安慰,於是每天都聽,後來和老伴也信主了。更騎三輪車帶老伴去參加聚會,也經常騎車接送走不動的弟兄姊妹去教會,衣服都濕透。我見老弟兄謙卑愛主,很受感動,也立志努力事奉神。
  • 珠海.劉姊妹:我聽福音電台有10年以上,也常常建議人聽。福音電台傳播的信息使我癱瘓了十一年的嫂子得到生命成長,使她幫助很大,陪她每天。
  • 雲南山區.羅弟兄:我們教會少數民族,多數沒有文化,不能明白聖經,你們福音電台傳播的信息,對我們生活和事奉上大有幫助,
  • 東莞教會:一位姊妹聽福音廣播信主,跟著帶領家人信主,並透過福音廣播生命得栽培,但因為村裡沒有教會,他們先在家裏開始聚會,姊妹將福音廣播領受的信息,在聚會中分享。後來信主的人數增加,就搬到附近的地方開設教會,輾轉十年後,成為一間超過100人的教會,更有幾位專職事奉的信徒領袖。

弟兄姊妹,當你希望透過消費得著一些回報和滿足感,因為長期壓抑而尋求補償去「報復式消費」。那麼,有沒有想過要「報恩式消費」呢?盼望你存著感恩的心,善用神所賜的金錢才幹,投資在天國的事工,換取生命的改變和成長,這是沒法以物質價值去衡量的。即或未必親眼見到收成,但深信神會在某一處、某時刻使用你所奉獻的,結出豐盛的果子歸在你的帳上。願主賜福您和家人,活出豐盛的人生。

感恩代禱 

1.當內地宗教條例收緊,求主使用網絡平台,幫助領袖作個人裝備和小組牧養。

求神賜我們智慧怎樣運用資源、同工及義工恩賜配搭,使用「低加波里小牧人」和「網絡大使」,建立生命。求神感動更多「高飛揚」的同行者,與我們一同推動網絡傳播事工,有關詳情,歡迎來電查詢。

2.為香港疫情及經濟民生的需要代禱,求神保守看顧,並帶領政府各部門推動最適切的政策和行動。

3.求神保守各教會及福音機構堅守神所賜的異象,在不同景況中,協力同心為天國努力!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