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份家書

親愛的「高飛揚」同路人、代禱勇士,主內平安!

最近選用「默想新約希臘文」來靈修,很想分享其中一個深刻領受:基督徒常用的詞語「團契」希臘文κοινωνία(讀音是koinonia),這個詞語來自一個動詞,有時也譯作「相交」「分享」「有分」或「一同」,含有「跟某人分享某事物」的意思。在一般通用的希臘文中,這詞是指共同的企業、商業的伙伴關係或合作,甚至是婚姻,因為κοινωνία 所暗示的就是一種能夠將二人維繫一起的共同重大利益。基督教的信仰中,真正屬主的信徒之間有一種「契合」,是任何的機構、組織、和社團都無法相比的。這種契合稱為團契κοινωνία,意思是「伙伴的關係、親密的聯合和手足的情誼」。使徒行傳二章42節對這個詞有非常重要的描述,這節經文將教會的四重事工勾勒出來:「他們都專心致志於使徒的教導、團契、擘餅和祈禱。」任何地方教會都不可缺少的其中一樣特質,就是伙伴的關係,信徒彼此之間的親密結連。

κοινωνία 也是指到物質上的分享。保羅教導信徒要在「團契」中活出「分享」意義:

「你們和我同受患難原是美事。腓立比人哪,你們也知道我初傳福音離了馬其頓的時候,論到授受的事,除了你們以外,並沒有別的教會供給我(腓四14~15)」。(此處的同受、供給與「團契」在希臘文是同源詞。)因著腓立比信徒樂於「分享」,保羅才能實踐基督所託付的使命,與人「分享」福音。

所以,「團契」並非只是信徒在聚在一起分享、會後茶敘、打球或是類似的活動而已。真正的團契是指大家在思想、心願和目標上達至真正的合一和結連。保羅寫信給腓立比教會說:「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神;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常是歡歡喜喜地祈求。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腓一3-5) 他為腓立比信徒感恩禱告,並且為他們「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有份參與福音的工作)而歡喜。保羅為他們在福音上的同心和努力而感到快慰和喜樂,他們曾經無私地奉獻支持保羅的事工,並好幾次打發人去供應他的需要,這些事情都反映他們在福音上有真正的「契合」。

                  五色福音匙高飛揚版                         手機app收聽廣播節目

「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演繹了真正的團契。這個月我們收到兩位海外肢體的主動聯絡,一位身處台灣的黃姊妹查詢「五色福音匙高飛揚版」的事工。之後她和我分享幾年前在海南島定居,善用「福音匙」傳福音,那些收到這份「福音匙」的朋友全都受洗歸主。我回應說:奇異恩典,感謝神呀。姊妹說:「那些福音匙是當年你在九龍灣地鐵站遞送給我的,中間有你一份的努力。」除了我們的交收,其實背後也有好些同工義工為這個「高飛揚版」五色福音匙同心協力。

另一位新加坡楊姊妹月中主動聯絡我們,分享她的經歴:「2015年時我旅居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有四年之久…那個時候,在網站收聽查經的廣播…得到很多造就。後來移居新加坡,仍然努力在網站學習…就是十月中我聽到由謝漢老師分析的《雅歌書》,我非常非常感動。神奇妙的引領是永遠不會太早太遲。有好聲音而又願意為神做工的必蒙恩。」這位姊妹更託香港的朋友寄上支票,奉獻支持我們的事工。前兩天,她告訴我們已經全部聽完了《雅歌》,實在受益良多。弟兄姊妹,這就是「團契」。

另外收到一位網絡大使的回應:「感謝神藉高飛掦每日賜給我靈糧,對我有好大的幫助!我每日聽許多次!希望將神的話語和提醒記在心中,並且實踐出來令人鼓舞!

盼望神的慈愛激勵我們,無論在哪裡,使用什麼工具或媒體,都可以彼此服侍、分享、實踐κοινωνία,一同成就天國的使命!

感恩代禱

  1. 感謝神為賜下「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的團隊:網絡大使計劃漸入佳境,每天大概接觸100人,回應頗好。波里小牧人計劃:其中一個受支援的信徒家庭得到改善,建議我們去幫助其他需要的朋友。我們的團隊正接受不同的裝備,盼望尋找更多服侍機會。
  2. 感謝神看顧我們各方面的需要,求聖靈親自感動教會和肢體奉獻支持和代禱,憑信心守望支持,一同經歴真正的κοινωνία。
  3. 求神保守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可以順利按時分糧。現已加強線上及網絡媒體服侍,Facebook、YouTube等回應都有增長,同工需要額外的製作時間和精力,求神加添信心和能力。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1年11月

 

2021年9月份家書

親愛的「高飛揚」同路人、代禱勇士,主內平安!

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已經超過一年多了,防疫措施成為新常態,學生重返校園,生活逐漸重回正軌。雖然限聚令影響,一般教會已重啟實體崇拜和聚會。當教會聚會重開後,教會的異象和使命是否仍然不變呢?抑或憧憬著未來的發展,會有新的契機?

現代社會的職場強調「異象」– 很多人都去過迪士尼樂園,但甚少人知道這個樂園是怎樣開始的!迪士尼樂園是從一個人的異象開始,這人就是和路迪士尼。概念是從和路迪士尼帶着兩名女兒造訪洛杉磯的格里斐斯公園後誕生,當他看着女兒搭乘旋轉木馬,憧憬未來有一個父母與子女可以一起歡樂的天地,一個可以使人忘掉困難,回復童真的天地。終於在1955年,和路迪士尼實現這個異象,他在美國加州買地興建第一個迪士尼樂園。之後,陸續在巴黎、東京、香港、上海等城市興建不同的迪士尼樂園,實現了他與家人共享歡樂的異象。

2022年,疫情或許緩和,或許病毒變種而情況更嚴峻,教會的異象是甚麽?我們作神的兒女要在這世代有甚麼使命呢?箴言29:18「沒有異象,民就放肆」。意思是屬神的人沒有神的引導和帶領,就會失去方向,甚至踏上滅亡之路 (「放肆」原文有「滅亡」的意思)。

但甚麼是異象?佐治巴拿 (George Barna) 在〈異象的能力〉(The Power of Vision)書中說:「異象就是神賜給人對將要發生的事情有一個清晰的景象,這是建基於對神、教會及客觀環境的深入認識。」若我們沒有異象,就沒有使命;沒有使命,就沒有委身;沒有委身,就沒有事工。異象是有效事工的重要因素,所有的事工都是從異象開始的。

宣道西差會1978年於香港設立「宣道廣播」,藉福音廣播向國內同胞傳揚福音,栽培信徒。蒙父神厚恩帶領,這四十年來見證許多生命成長。進入網絡媒體新世代,宣道西差會完成歷史任務。承先啓後、繼往開來,2017年7月我們改名為「高飛揚傳播」,異象是:「網、路」定向–善用媒體、傳揚福音、真理培育。這四年來,我們經歴多方面的磨練、考驗、變遷,但仍然在有限資源下,竭力承擔使命。

感謝神,藉著董事、同工和義工團隊的服事,加上承擔天國使命的弟兄姊妹禱告和奉獻支持,幫助我們製作節目,透過不同網絡平台廣播,並抓住機會推動國內關懷及培訓事工,透過聽眾的回應和實地探訪了解,神讓我們看見千萬心靈的呼聲。

邀請你回應從神而來的異象和使命,與我們同行,為我們守望:求神賜我們智慧,整合資源和人手,努力嘗試在不同平台傳播寶貴信息。即或面對各種困難考驗,求主堅固信徒的信心,學習倚靠天父,求主賜智慧給牧者,尋找正確的方向,帶領教會健康的成長。


「高飛揚傳播」靠著神的恩典,戰戰兢兢的憑信踏著前路,異象更新。
我們的異象是:「網、路」定向–善用媒體、傳揚福音、真理培育。透過網絡平台按時分糧,栽培同工、接觸四散、缺乏牧養的小羊,以及渴望受栽培能結果子的信徒。以最基本、簡潔的模式運作、簡化行政;同工自籌薪金;另邀請義工協助事工。

事工:
1.透過網路社交媒體(直播,協同)傳播信息
2.透過網絡平台栽培信徒領袖、接觸缺乏牧養的小羊;並按需要及實際情況提供培訓。
3.鼓勵信徒作「網絡大使」把高飛揚的節目轉發出去。
4.推動「低加波利小牧人」計劃,揀選國內合適同工擔任牧職,尋求關心對象,
直接支援有需要的肢體或家庭,並傳達基督的愛及本會的節目信息。

網絡平台:
高飛揚頻道/apps;微信公眾號(箴言導航、高飛揚頻道);Facebook、youtube
設在中國的網絡伺服器,使身處中國任何省份均可以透過「高飛揚頻道」Apps收聽福音廣播,成為24小時的隨身福音電台,讓華語信徒隨時使用,按需要領受屬靈裝備資源,特別是華人神學資源缺乏的宣教地區。
微信公眾號
1「高飛揚頻道」:經絡同行、:「一起…經過」、憶中情、寧靜一刻、智慧書信息
2「箴言導航」:每日箴言、箴言導航、

推動群體事工:
鼓勵善用多媒體牧養有特別需要的群體(視障人士、長者、病患),協助教會每天分發靈修信息、牧養有特別需要的群體。智能手機Apps內的節目均可以分享至超過100個不同的社交媒體平台 (包括facebook、QQ、微博、微信、twitter),讓信徒可以善用這福音藏庫,作「媒體宣教士」,透過社交媒體分享信息給各處親友,將人完全地帶到神的面前。

財政報告:
過去一年,在疫情的影響下,社會上失業和結業的浪潮,是多年未見。香港的教會福音機構都面對經濟寒冬。為著維持福音廣播事工的質素和發展,本會量入為出(遷出辦公室、節省同工支出),務求將有限的資源投放在廣播事工上。
憑信心仰望神的供應、信徒奉獻;定期透過家書、社交網絡群組分享事工

2021-2022 年度財政預算
1.節目製作:撰稿錄音及網絡平台費用
預算支出:$50,000
2.國內事工:
栽培工具、培訓國內教會同工、短宣探訪
預算支出:$30,000
3 媒體:推動高飛揚頻道、手機Apps、微信公眾號、FB及錄製節目
預算支出:$50,000
4.一般經常費及同工薪津
預算支出:$550,000

預算全年總支出約 $68萬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1年9月

2021年8月份家書

親愛的「高飛揚」同路人、代禱勇士:

主內平安!這兩個星期的話題或多或少會提到「奧運會」,尤其是香港運動員在今屆取得令人振奮的成績。體育運動之所以激勵人心,其中一個原因是每場公平的競技,運動員可以全神貫注爭取佳績;運動員互相欣賞學習,鼓勵支持的體育精神,以及為要得到冠冕而付上代價的奮鬥故事,也值得細味!

現今在德國米蘭山的一個村鎮教堂之中,保存著一頂歐州最古老的「鐵冠」,這頂冠冕原本是倫巴地國王戴的,最後一個戴的是赫赫有名的拿破崙。1805年五月拿破崙在米蘭地方召開了一個莊嚴的軍事會議,他戴上這頂鐵冠,驕傲的宣告「上帝已將這鐵冠給我戴了,凡有誰摸這冠冕的有禍了。」可是,幾年後拿破崙的鐵冠被英國的軍隊打落地上。法國巴黎盧維爾收藏了許多皇帝的冠冕,其中有一頂是維多利亞女皇的冠冕,由寶石珍珠鑲嵌而成,中間有一顆是心形的紅寶石,估計這皇冠的價值超過千萬美金。

但是你知道嗎?世界上最著名、最被人紀念、最能感動人的冠冕,是2000多年前主耶穌戴過的荊棘冠冕。那冠冕是羅馬兵丁編成,沒有黃金寶石,全部是刺;沒有可炫耀的權勢,卻滿了寶血,見證主耶穌的大愛。它的價值就不是以千萬黃金來計算,乃是以億萬人的靈魂來計算。見了這個冠冕,萬口頌讚,萬膝跪拜,因為祂為億萬人換來了榮耀的冠冕。

弟兄姊妹,我們要怎樣向世人介紹這個荊棘冠冕,傳揚主耶穌的寶貴救恩呢?

「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着獎賞。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林前九:24-26)

人人都想得金牌,但每種競賽只有一個金牌。保羅說:「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他借用運動場競賽,鼓勵信徒抱著必勝的決心,堅持到底爭取佳績。但是作為天國參賽的選手,應該以甚麼原則來爭取這個冠冕呢?

基督教作家楊腓力其中一本著作《恩典多奇異》,裡面有一段精彩的例子,可以作為在天國參賽的選手最高的原則。楊腓力說:某年春天,他觀看全美大專籃球賽。64隊廝殺後只剩兩隊總決賽,而那場最重要的球賽,最後決勝落在一個18歲的男生身上,他站在罰球線上,計時表上只剩一秒鐘,雙方比數相同。這位選手緊張地運球,腦中衡量著整個未來前途:如果這兩投皆不中,他知道自己就會成為他所代表的校園、甚至那一州的待宰羔羊。二十年後仍需要接受心理輔導,重新經歷當時受挫的那一刻。但如果兩投俱中,他就會成為英雄,他的照片會刊在明天報紙的頭版新聞,以後甚至有可能競選州長。

這個世界就是靠「無恩典的方式」運轉,一個人的價值就在乎他做了什麼,所以他必須要得勝取獎牌!耶穌的國度卻以另一方式呼喚我們,不是基於我們的表現,而是基於耶穌的救贖;我們不需要成就什麼,只要跟隨基督就可以,祂已經為我們贏取了昂貴的勝利。基督徒不是按功勞行賞,耶穌的「葡萄園的比喻」指出,賞賜是按著神的慷慨,不是按照個人所應得的。我們的獎賞不應是指財物、地位,而是主的稱讚,是不能朽壞的冠冕,正如保羅所說:耶穌是我們的至寶,救恩是我們最大的賞賜。但願我們委身跟隨主,向著標竿直跑,而背後的動力是神的恩典。

感恩和代禱

1.回應事工發展的需要,我們整合資源和人手,努力嘗試在不同平台傳播寶貴信息。求神賜智慧,帶領董事同工和義工團隊,同心交託神,並保守網播順利運作。

2.提升牧養上的互動交流:求主賜智慧給同工,善用個人與小組的溝通媒介,透過不同的通訊工具,作更多即時的互動交流。我們也尋求途徑支援教會領袖,協助他們給予適切性的聖經教導,和信仰生活的實踐方向。

3.國內教會的牧者分享:「教會實體聚會重開,但聚會人數卻不斷減少,很多信徒因著之前的疫情,經濟收入受到影響,現在疫情穩定,他們趕緊找工作賺錢,忽略教會聚會,而且信徒對聚會也失去了熱心。」求主堅固信徒的信心,學習倚靠天父,也求主賜智慧給牧者同工,明白怎樣帶領會眾的靈命成長。其實,香港的教會及福音機構也經歴同樣的考驗,求神保守帶領,使我們作這世代的燈臺。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1年8月

2021年7月份家書

親愛的「高飛揚」同路人、代禱勇士:

主內平安!香港疫情漸漸放緩,教會聚會也放寬了,雖然仍然隔著口罩,活動也受限制,但可以與弟兄姊妹重聚,心情和感受如何呢?熱情有沒有減退呢?

記得幾前年美國教會做了兩個調查報告,調查的問題是:「你有沒有聽過大使命?」百分之51人說沒有;百分之6就沒印象;百分之25說有聽過,但不清楚是甚麼意思?只有百分之17能正確回答甚麼是大使命。(這些全都是基督徒的回答)

而另一個調查是關於基督徒向人分享信仰的態度。調查的問題是:「每一個基督徒都應該與人分享信仰」。在1993年的調查裡,有百分之90的回答應該,但到了2018年,只有百分之64。從這些調查可見,教會在美國已經進入了冷漠的時代,信徒愛靈魂和傳福音的熱誠已經減退,教會日漸積弱,到最後是消失。

今天,香港教會情況又如何呢?無論我們的心是怎樣,是感到困惑無助?抑或滿有信心盼望?無論決定去或留?作為神的子民,豈能忘記主耶穌所頒佈的大使命(太28:18-20)呢?很多教會以為安排一些佈道聚會、辦一些社區活動、傳揚一下「耶穌愛你」,就是完成大使命。其實在大使命中,最重要的動詞就是「使萬民作門徒」,所以,整個使命的中心就是使人作主的門徒(不僅是信徒)!要實踐大使命,我們自己必須具備門徒的生命和經驗,感染別人信主,並帶領他們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在這個彎曲悖謬的世代中,我們要與上主保持親密的關係,更重要是信心穩固、能獨立思考及能辨別是非、按真理而行和活出信仰。在任何環境之中,仍然可以面對各種磨煉和沖擊。

祈求天父保守祂兒女,務要傳道,搶救靈魂,世事變幻,把握時機。

 

感恩和代禱

  1. 感謝神,供應我們日用的需要。求神賜我們智慧怎樣運用資源、同工及義工恩賜配搭,並尋找更多發展事工的空間。
  2. 在變遷的環境中,更多人願意探求人生的意義,求神使用我們,藉著不同的平台和途徑帶領聽眾去思想人生、尋求生命的盼望。
  3. 內地實施宗教組織管理新法,我們要為內地教會適應祈禱,求主保守弟兄姊妹在主恩中成長,靠主站立得穩。
  4. 為普世都在疫情下經歷生活困境,面對經濟下滑,信心動搖祈禱,求神帶領香港的教會及福音機構能夠作這世代的燈臺。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1年7月

2021年5月份家書

成全・承傳

親愛的「高飛揚」同路人、代禱勇士主內平安:

每逢五、六月有兩個節日,無論是傳播媒體或教會活動都提醒我們要孝敬父母,你會怎樣向父母表達愛意呢?聽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心裏都會湧起一股「要及時行孝」的念頭。在此分享兩個「孝敬父母」的美好見証:

在剛剛的4月30日,收到一位姊妹給我們的奉獻,並附有留言:「這張支票款項乃是我和媽媽銀行戶口的餘款,媽媽4月22日已安息主懷,之前她每天都為中國祈禱,每天寫下禱文,已經幾年了。現在她在天家,我幫她將這筆xx元支票奉獻高飛揚。我深信媽媽也高興…

收到這個奉獻和信息,心中非常激動—這位媽媽每天都為中國祈禱,並寫下禱文,實在激勵我們;而姊妹替媽媽奉獻給中國福音廣播事工,成全了她的心志。

我又想起大概四年前,某天收到一位姊妹的電話,她細心地詢問:「你們機構是否有甚麼特別需要?」一陣暖流湧上來,因為我們剛剛祈禱尋求神的旨意:「宣道廣播」正在掙扎,是否要轉型(即後來的「高飛揚傳播」)?當時並沒有公開表達過這個探討方向呀!接著姊妹分享:「我祈禱兩次,都想起宣道廣播…」原來她的媽媽月前安息主懷,在安息禮拜中收到一些帛金,她跟兄弟姊妹商量後,決定替媽媽奉獻這些金錢。因為媽媽信主後好想向鄉下的親友傳福音,但覺得自己不認字、不懂得講,後來她得到一部揚聲機,常常聽到福音廣播,得到栽培,非常高興…姊妹祈禱後有感動替媽媽奉獻到中國福音廣播,可以成全媽媽的遺願。

我深信高飛揚所結的福音果子,都會記在這兩位母親的賬上。

 

當內地宗教條例收緊面授活動,加上未見放鬆的出行限制,網上事工擔當著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提升教牧及信徒領袖屬靈領導力的範疇。求主使用網絡平台,幫助領袖能夠作個人裝備,或是應用小組牧養。求主賜福領袖,持續性的視訊學習,提升屬靈領導和服侍的視野。尤其是身處偏遠聚會點的信徒,缺乏牧養,有些傳道同工透過微信,在群裡每天與信徒一起讀經、禱告、唱詩,又使用電話聯繫不懂用微信的年老信徒。最近我嘗試教導國內同工使用騰訊會議和ZOOM 去開設小組聚會,求神保守帶領,並請為我們代禱,求神賜我們智慧怎樣運用資源、同工及義工恩賜配搭,開展「低加波里小牧人」及「網絡大使」。求神感動更多成為「高飛揚」的同行者與我們一同推動網絡傳播事工,有關詳情,歡迎來電查詢。

願主賜福您和家人,活出豐盛的人生。

 

你的同工

盧容弟(總幹事)

主曆2021年5月